2025年4月,中国保险资金入市迎来里程碑式进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落地,试点总规模从首批500亿元扩容至1620亿元,参与机构由两家“先行军”扩展至8家头部险企公司。
所谓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指的是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这场监管推动的“长钱长投”改革,将缓解险资短期化投资的压力。
一、历程回顾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设立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即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
据报道,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已投资落地500亿元,取得了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而现在的试点扩容,标志着已经从“谨慎试水”转向“主动布局”。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
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今年1月,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进行试点,规模合计52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基金设立以来,运行比较顺利,实现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综合动态平衡。
3月初,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
至此,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合计规模达1620亿元。
二、行业整体潜力释放
近年来,保险已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产品。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33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包括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规模至少6.57万亿元。
“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加大股票投资也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比较好的策略和选择。”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同场发布会上表示。
三、部分相关上市公司
华能水电(600025):主要从事水力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公司统一负责澜沧江干流水能资源开发,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大型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水电开发主体,是科学化建设、集控化运营水平较高的水力发电公司之一。
陕西煤业(601225):主要从事煤炭开采、经营、销售、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业务。主导产品为优质动力煤、化工及冶金用煤,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和冶金等行业。所产煤炭产品具有高发热量和较高稳定性等特点。
宁德时代(300750):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
北方华创(002371):主要从事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业务。公司是国内主流高端电子工艺装备供应商,也是重要的高精密、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恒瑞医药(600276):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我国化学药最具竞争力的医药企业,也是我国创新型制药企业的标杆,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位列前茅,自主研发创新药”瑞格列汀”获准美国FDA进入Ⅰ期临床,是国内首次进入FDA临床试验的化学制剂药。
随着长周期考核、会计优化等政策持续落地,A股正加速迈向成熟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紧跟险资布局轨迹,在价值蓝筹与成长赛道间寻找平衡,或将成为穿越市场周期的关键策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1620亿!资金扩容将重塑A股生态,可优先把握!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