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半导体新规下,这些国产替代方向或获政策大力扶持!

2025 年 4 月 11 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 “原产地” 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这份通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远影响,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为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一、新规解读: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大揭秘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此次发布的通知,核心围绕 “集成电路” 原产地认定规则展开。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规定,“集成电路” 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直白来讲,就是将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在进口报关时,不管芯片是否已封装,都要以 “晶圆流片工厂” 所在地为准来申报。

 

为了更好理解,打个比方。假设把芯片制造比作一场接力赛,那么流片环节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棒,它决定了芯片的基本性能和功能,就像一栋大楼的地基,奠定了整体的基础。以往,关于芯片原产地认定可能存在模糊地带,如今新规明确,谁完成了流片这一关键步骤,芯片的 “籍贯” 就归属于谁。

 

海关在判断产品原产地时,遵循的是产品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完成 “实质性改变” 的原则,而对于集成电路,流片无疑是实现实质性改变的关键节点。

 

半导体新规下,这些国产替代方向或获政策大力扶持! 1

二、新规冲击:转进口降税模式或成历史

 

这一原产地认定新规的出台,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波澜,对我国半导体进口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此前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将从美国进口的芯片,经第三方国家或地区转进口的方式,来规避高额关税。

 

比如,从美国生产的芯片,先运至某个低关税或与我国有特殊贸易协定的地区,在当地进行简单的加工或包装后,再进口到我国,以此降低进口成本。

 

然而,随着新规实施,这种转进口模式降低税收的目的恐怕难以实现。因为新规明确以流片地作为原产地,美国生产的芯片,即便经过第三方地区转口,其流片地若为美国,在进口报关时,原产地仍需申报为美国,无法通过转口操作改变其原产地属性,进而无法享受因原产地改变带来的税收优惠。这使得企业通过转进口降低美国进口芯片税收成本的路径被堵死。

 

三、国产替代将加速,半导体迎来 “高光时刻”

 

进口模式受限,却为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需求增长点。一方面,企业在进口美国芯片成本增加且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自身生产运营,降低成本风险,会将目光更多投向国产半导体产品。

 

以往因价格、性能等因素在国产与进口芯片之间犹豫的企业,此时会重新评估,在国产芯片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倾向于选择国产芯片,从而直接推动国产半导体产品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国产芯片在性能上已逐步接近国际水平,且具备一定价格优势。新规实施后,市场对国产半导体的关注度和信任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促使更多企业愿意尝试使用国产芯片,加速国产半导体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为国产半导体企业拓展市场份额创造有利条件。这就如同在一场比赛中,原本处于追赶位置的国产半导体选手,因规则调整,获得了更多展示实力的机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半导体新规下,这些国产替代方向或获政策大力扶持! 2

四、国产化率低的领域或为后续政策持续扶持的重点方向

 

尽管我国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部分领域,国产化率依然较低,这些领域也成为后续政策持续扶持的重点方向。

 

(一)光刻领域

 

光刻是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然而我国在光刻胶、光刻机、涂胶显影机等细分领域,国产化率严重不足。光刻胶作为光刻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芯片的精度和性能。目前,全球光刻胶市场前五大公司占据了 80% 以上的份额,我国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 10%,高端光刻胶更是依赖进口。

 

光刻机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产光刻机在精度、产能等方面尚无法满足高端芯片制造需求,国产化率较低。涂胶显影机同样面临类似困境,这一系列光刻领域的关键设备和材料,是我国半导体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也是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

 

(二)量测与检测领域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量测与检测环节至关重要,用于确保芯片的质量和性能。我国在离子注入设备、量测设备等细分领域,国产化率不足 5%。离子注入设备用于将特定离子注入到硅片内,形成特定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其技术门槛高,国内企业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量测设备用于对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和监控,目前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在产品种类、技术指标等方面有待提升,这也为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

 

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我国在部分高端半导体材料方面国产化率较低。以硅片为例,虽然 8 英寸硅片国产化率达到 55%,但 12 英寸硅片作为制造高端芯片的关键材料,国产化率仍然不高。

 

此外,在高纯试剂、电子特气等领域,国内企业在产品纯度、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市场份额主要被欧美日韩台等少数国际大公司占据,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半导体新规下,这些国产替代方向或获政策大力扶持! 3

五、国产半导体产业有望实现突破,迎来快速发展期

 

1、招商证券指出,本轮半导体行业新规实施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将加速推动先进制造、HBM 及先进封装、上游设备、零部件、材料、国产算力等领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进程。在先进制造方面,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创新,有望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HBM 及先进封装领域,是提升芯片性能和集成度的重要方向,国内企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将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实现国产化替代。在上游设备、零部件和材料领域,虽然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正逐步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相关企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2、中信证券认为,在我国加征反制关税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由于贸易摩擦导致进口芯片成本提升,本土芯片企业在设计、代工制造、封装等环节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有望重塑部分细分环节的贸易格局,提升国产替代份额。

 

特别是在自主可控领域,前期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与出口管制,使得国内企业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此次政策推动下,高端制造领域的国产替代将加速,包括仪器仪表、高端工业母机及数控系统等细分板块,半导体作为高端制造的核心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半导体新规下,这些国产替代方向或获政策大力扶持! 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半导体新规下,这些国产替代方向或获政策大力扶持!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