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
2025 年 3 月 26 日至 28 日,此前鲜少露面的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新凯来首次亮相中国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China 2025),一口气发布数十款半导体工艺及量检测装备,覆盖刻蚀、薄膜沉积、扩散、量测等六大核心领域,包括:
工艺装备:PVD(普陀山)、CVD(长白山)、ALD(阿里山)、RTP(三清山)、EPI(峨眉山)、ETCH(武夷山);
量检测装备:光学检测(岳麓山 BFI、丹霞山 DFI)、光学量测(天门山 IBO)、PX 量测(沂蒙山 AFM、赤壁山 – XP XPS)、功率检测(RATE-CP)等。
二、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
1. 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量检测装备:此前国内高端量检测装备(如明场缺陷检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新凯来通过 3 年攻关,实现 13 类关键产品突破,核心零部件 100% 国产化,显著提升半导体制造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
工艺装备:覆盖先进逻辑(7nm 以下)和存储芯片制造,支持向 3nm 演进。例如,ALD 技术可实现原子级薄膜沉积,EPI 外延生长技术是第三代半导体(如碳化硅)的关键工艺。
2. 技术参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先进制程需求,新凯来装备在能量控制精度、硬件响应速度等指标上大幅提升。例如:
射频 / 等离子体场能量控制精度从 7nm 到 3nm 提升 10 倍;硬件响应时延从 10 毫秒缩短至 1 毫秒。
3.政策与资本支持:新凯来由深圳国资委旗下重大产业投资集团间接控股,并联合科研机构(如长春光机所)成立合资公司,体现国家战略对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资源倾斜。
三、市场影响与行业趋势
1. 光刻胶/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板块走强
新凯来的技术突破引发市场对光刻胶/光刻机等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关注,带动相关概念股上涨。
2. 国产替代加速
新凯来的装备已切入中芯国际等本土晶圆厂供应链,未来有望逐步替代日本、欧美企业的设备份额。
根据 QY Research 数据,2024 年全球半导体量检测装备市场规模约 120 亿美元,国产化率不足 5%,新凯来的突破为产业链提供关键增量。
3.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随着国内企业技术迭代和产能释放,全球半导体设备 CR5(前五大企业市占率)或从 82% 逐步下降,中国企业在刻蚀、薄膜沉积、量检测等环节的话语权将增强。
四、未来展望
1. 技术落地与客户验证
新凯来需加快产品量产进度,通过客户端验证(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建立市场口碑,逐步实现从 “可用” 到 “好用” 的跨越。
2. 政策与资本持续推动
在国家大基金二期、地方产业基金支持下,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并购整合或加速,头部企业有望通过技术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
3. 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
地缘政治背景下,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多元化趋势为中国设备企业提供海外市场拓展机会,尤其在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
总结
新凯来的爆发式崛起,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正经历一场堪比 DeepSeek(深度求索)在 AI 领域的颠覆性变革。这家成立仅四年的 “国家队” 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政策赋能和产业链协同,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其影响已超越单一企业层面,成为国产替代加速的里程碑事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新凯来爆火,半导体芯片迎来DeepSeek时刻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