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交出“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三位数增长”的成绩单,这场科技巨头的盈利质变,或正撕开AI应用商业化的全新篇章。
阿里云34%的收入增速、千问App千万级下载量、全球顶级企业的合作签约,不仅印证了AI技术从“投入期”向“收获期”的跨越,更向市场证明了AI应用的真实商业价值。在巨头盈利验证的催化下,AI应用板块或将摆脱概念炒作,开启业绩驱动的估值重构。
一、盈利验证:AI成财报核心增长引擎,商业价值落地超预期
阿里财报的核心亮点,在于AI业务从“烧钱投入”转向“盈利贡献”的实质性突破,为全行业树立了AI商业化的标杆。
从财务数据来看,AI业务已成为集团增长的核心动力。2026财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总收入2477.95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同比增长15%,而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成为拉动整体收入的关键变量。其中,承载AI核心业务的阿里云表现尤为亮眼,季度收入达398.24亿元,同比加速增长34%,增速较上一季度进一步提升,印证了AI驱动下云业务的高景气度。
AI业务的盈利贡献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全栈技术布局的坚实基础上。财报显示,阿里云已完成从AI基础模型到高性能基础设施再到开发框架的全栈升级,在云栖大会期间集中发布7款AI模型,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核心领域,形成了“模型+算力+应用”的完整技术闭环。
这种全栈能力不仅提升了技术壁垒,更带来了显著的商业转化——根据Omdia报告,2025年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的份额达35.8%,稳居行业前列,NBA、万豪、中国银联、博世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与之达成AI合作,验证了其技术商业化的认可度。
中金公司指出,阿里AI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打破了市场对“AI技术难盈利”的担忧,随着规模效应显现,AI相关业务的毛利率有望从当前的35%提升至2027年的50%以上,成为集团未来最核心的盈利增长点。
二、场景渗透:B/C两端双向发力,AI应用打开千亿市场空间
阿里AI业务的盈利突破,本质是B端企业服务与C端消费场景双向渗透的结果,这种“双轮驱动”模式为AI应用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B端企业级市场,AI+云的融合成为增长主力。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企业对AI赋能的需求从“尝鲜”转向“刚需”,阿里云凭借全栈AI能力,为千行百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提供智能风控系统,为制造业提供工业质检方案,为零售企业提供精准营销工具。
这种深度赋能带来了客户粘性的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全球基础设施已覆盖29个地域、92个可用区,本季度还计划在巴西、法国、荷兰新建地域节点,并启用迪拜和马来西亚的新数据中心,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
根据IDC预测,2025-2030年全球企业级AI应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8.6%,其中AI+云服务的增速将超35%,阿里云作为行业头部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在C端消费市场,AI产品快速实现规模化落地。阿里千问App公测一周新下载量即超1000万,成为现象级AI应用,其背后是阿里生态的强大协同效应——未来千问将陆续接入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核心业务场景,实现“AI+消费”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电商场景中,AI可根据用户偏好精准推荐商品,提升转化率;在本地生活场景中,AI可优化配送路径,提高履约效率。这种场景渗透已初见成效,报告期内电商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单位经济效益(UE)自9月以来显著改善,AI对消费业务的赋能效应持续显现。
多场景的深度渗透,推动AI应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民生证券测算,仅阿里生态内的AI应用市场空间就超5000亿元,而整个国内AI应用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1.2万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4.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7%,或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舞台。
三、产业带动:AI应用进入“盈利验证期”,产业链或迎来价值重估
阿里AI业务的盈利突破,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整个AI应用产业从“概念炒作”进入“盈利验证期”,或带动全产业链价值重估。
上游AI基础设施需求持续爆发。AI业务的高增长离不开算力、算法等基础设施的支撑,阿里过去4个季度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且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不排除进一步增投的可能(数据来源:阿里巴巴2026财年Q2财报电话会议)。
这种大规模投入直接拉动了AI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上游环节的需求——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2025年国内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28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为云厂商提供算力支持的高端AI芯片需求增速超60%。上游基础设施企业作为AI应用的“基石”,将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中游AI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迎来扩张机遇。随着AI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企业对垂直领域AI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涵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决策等多个细分领域。阿里全栈AI能力的开放,也为中游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通过接入阿里云的AI基础模型,中游企业可快速开发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降低研发成本。
根据赛迪顾问预测,2025年国内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560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占比将超60%,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下游应用端呈现“百花齐放”态势。除了阿里生态覆盖的电商、云服务、本地生活等领域,AI应用还在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多个行业加速渗透——金融领域的智能投顾、医疗领域的辅助诊断、教育领域的个性化学习、制造领域的智能生产,都在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
高盛集团预测,2025-2030年全球AI应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9.3%,其中中国市场增速将达35%以上,成为全球AI应用增长的核心引擎。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为AI应用产业带来了最重磅的“盈利验证”——AI相关产品连续9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证明了AI技术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具备真实商业价值的核心生产力。从B端的企业服务到C端的消费场景,从上游的基础设施到下游的行业应用,AI应用产业链或正迎来全面爆发的黄金时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巨头财报里的“AI含量”飙升,AI应用产业链或进入“收获季”

财富在线
放弃Meta选择阿里!新华都4连板,AI应用反复走强
突然,强势拉升,AI应用板块大爆发
【热点聚焦】多股涨停,CPO板块强势拉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