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政策
10月13日,杭州市市长姚高员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等事项。
会议指出,《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对杭州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跻身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标杆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全国首创的地方立法为契机,抢抓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口机遇,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规范、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二、落地场景
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人形机器人专利获授权。专利摘要显示,本外观设计产品用途为用于机械类机器人,设计要点在于形状。据了解,该款人形机器人因身着花棉袄,在今年央视春晚表演扭秧歌引发国内外热议。
振江股份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穿戴式机械装置,有膝关节、髂关节、肩关节三种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区别在于,外骨骼与人体紧密结合,传统机器人多独立作业。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辅助或增强人体能力,涵盖医疗康复、工业助力、军事作战和消费娱乐等应用领域,具备助力、康复训练、增强体能和人机交互等功能。
青鸟消防正式发布“灵豹”四足机器人。同时,公司计划明年推出人形机器人。青鸟灵豹消防四足机器人是公司面向极端复杂与高危消防场景研发的智能巡检与作业机器人系列产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推出四个系列产品:远程值守机器人、消防维保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和工业巡检机器人。
三、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认为,《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整合与积极产业政策,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或正迎来体系化跃升阶段,这种强大的产业动能和逐步扩大的市场规模,将稳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逐渐走向落地,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本与技术力量正迅速聚拢,而上市公司则在纷纷锚定自身优势,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卡位。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聚焦和躬身入局,呈现出百舸争流的竞赛之势。
不同时代与技术背景的机器人整机公司、具身模型软件方、总成、核心零部件及下游场景企业,共筑产业生态多元化,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中国制造是全球机器人硬件降本的重要支撑,具备比较优势。庞大且复杂的场景落地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有效试验场,当具身智能的“DeepSeek时刻”出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爆发将成就下一阶段的科技产业浪潮。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十年以上的发展机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突发大利好!企业爆品出圈,机器人赛道热度飙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