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OpenAI新品落地!贸易摩擦强化自主可控,下午AI应用或借势爆发

10月6日,OpenAI在旧金山DevDay开发者大会上的“重磅级”新品发布,让全球AI产业迎来“iPhone时刻”;10月10日,中美贸易摩擦再起,自主可控行情应声预热。

 

两大事件在10月中旬形成共振,市场目光或将聚焦AI应用板块——下午AI应用板块或借势迎来爆发窗口。

 

此次AI应用板块的行情驱动力并非单纯的概念炒作,而是技术突破、政策护航、资金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主可控成为科技领域核心主线的背景下,OpenAI的技术突破反而为国内AI应用的“换道超车”提供了明确参照,中期机会或已悄然浮现。


 

一、事件共振:OpenAI定调方向,贸易摩擦强化自主逻辑

 

10月中旬的AI应用板块正站在“技术风向标”与“安全主线”的双重风口上。OpenAI的新品发布不仅展示了AI应用的未来形态,更间接强化了国内AI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形成“外部催化+内部刚需”的行情启动组合。

 

OpenAI此次发布的三大核心更新,彻底重构了AI应用的产业逻辑。工具层面,AgentKit工具集通过可视化构建器与SDK工具,将AIAgent的开发周期从几周压缩至几分钟,OpenAI官方演示案例显示,产品经理仅用7分11秒就完成了企业级智能问答Agent的搭建,这意味着AI应用的规模化落地门槛被大幅拉低。

 

入口层面,ChatGPT通过MCP协议升级为“超级App”,用户可直接在对话界面调用Figma、Zillow等第三方应用,使其从单纯的对话工具转变为流量分发中枢,OpenAI2025年DevDay现场披露数据显示,其已拥有8亿周活跃用户、400万开发者,每分钟tokens调用量达60亿。

 

模型层面,Sora2实现音频画面同步生成、多风格高可控创作等突破,搭配类TikTok的SoraApp,打开了多模态应用的商业化想象空间。

 

而10月10日贸易摩擦的再起,让自主可控成为市场共识。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指出,与4月相比,本次贸易摩擦中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主动性更强,这意味着市场对自主可控板块的信心更足,行情持续性可能更优。OpenAI的技术封闭性(从“模型公司”转向“生态垄断者”)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形成呼应,进一步夯实了国内AI应用“自主研发、替代突围”的核心逻辑。

 

 

二、政策护航:自主可控成硬约束,AI应用获多重支持

 

如果说OpenAI的发布是“指明方向”,那么国内密集的政策支持就是AI应用板块的“定盘星”。从顶层设计到落地细则,自主可控背景下的AI应用发展已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这也是机构看好其行情韧性的核心原因之一。

 

国家层面,“十五五”规划草案明确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列为重点任务,其中“自主可控的AI应用生态建设”被单独提及。行业层面,工信部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披露数据显示,已累计出台17项AI应用细分领域的扶持政策,覆盖工业、金融、医疗等重点场景。地方层面,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纷纷推出“AI应用替代专项计划”,对采用国产AI解决方案的企业给予最高30%的采购补贴。

 

政策红利已逐步转化为产业动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5年1-8月中国AI应用产业运行报告》显示,2025年1—8月,国内AI应用市场规模达1287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中自主可控相关产品占比从去年的32%提升至48%。

 

申万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当前政策对AI应用的支持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培育”,这与OpenAI的平台化思路形成呼应,但更强调自主可控属性,政策托底力度远超4月行情启动期。

 

 

OpenAI新品落地!贸易摩擦强化自主可控,下午AI应用或借势爆发 1

三、产业基础:国内厂商跟进提速,应用落地初显成效

 

OpenAI的技术路线虽先进,但国内AI应用产业已具备“跟跑并局部超越”的基础。在Agent开发、多模态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国内厂商已积累一定技术储备,部分落地案例的商业化效果甚至不逊于海外同类产品,为板块行情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在AIAgent领域,国内厂商已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场景创新”的突破。百度智能云发布的工业AIAgent系统,已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场景落地,百度智能云2025年三季度技术白皮书显示,该系统将实验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35%。

 

在多模态应用领域,国内企业重点发力短视频创作、数字人交互等ToC场景,万兴科技旗下AI视频生成工具上线3个月用户量破千万,公司2025年三季度运营数据显示,付费转化率达8.2%,接近海外同类产品水平。

 

在行业应用层面,金融、政务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展显著,宇信科技的AI风控应用已覆盖200余家城商行,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较去年新增83家,增速达69%。

 

产业生态的完善更提升了抗风险能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25年三季度中国AI产业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国内AI应用开发者数量突破280万人,较去年增长62%;AI开源社区贡献量占全球比重从15%提升至22%,形成了“需求牵引—技术研发—商业落地”的良性循环。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指出,国内AI应用的产业基础已较4月明显夯实,这意味着此次行情的业绩兑现能力更强,而非单纯的情绪驱动。

 

综合来看,AI应用板块行情具备“短期强催化、中期有支撑”的特征,但行情节奏可能呈现“脉冲启动+分化演绎”的格局。短期来看,OpenAI新品发布的技术外溢效应与贸易摩擦引发的自主可控情绪,有望共同推动板块进行估值修复;中期来看,行情的持续性则取决于国内厂商的产品跟进速度与商业化落地成效。

 

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提醒,投资者需关注两个核心验证指标:一是国内头部厂商的AIAgent工具、多模态应用的上线进度,这将直接决定技术跟随的有效性;二是1—9月工业企业AI应用渗透率数据,若能延续1—8月的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5.2%升至6.8%),则基本面支撑将进一步夯实。对于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担忧,正如国信证券王开所言,当前政策前景和宽松环境并未改变,自主可控主线的行情韧性可能超预期。

 

 

从历史经验看,Wind数据显示,4月的自主可控行情中,AI应用板块(申万AI应用指数)涨幅达35%,而当前板块具备“技术参照更清晰、政策支持更明确、产业基础更扎实”三大优势。OpenAI的技术突破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契机”——它让国内AI应用的发展方向更清晰,也让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更突出。

 

 

10月中旬的市场波动中,AI应用板块或已悄然站在新的起点。技术催化点燃行情火种,自主可控筑牢行情根基,资金蓄力提供行情动能,三大因素共振下,板块或迎来年内主线机会之一,下午或将借势爆发走强。

OpenAI新品落地!贸易摩擦强化自主可控,下午AI应用或借势爆发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OpenAI新品落地!贸易摩擦强化自主可控,下午AI应用或借势爆发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