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人形机器人“破圈”提速:国内外企业竞逐量产,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无论是2025蛇年春晚舞台上扭着秧歌的机器人,还是北京亦庄热闹开赛的机器人马拉松,亦或是浙江杭州紧张刺激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一步步走出“实验室”,钻进各类“应用场”,完成从“炫技”到“实用”的关键跃迁。这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实战“压力测试”,更标志着该领域正式迈入场景化落地的新阶段。

人形机器人“破圈”提速:国内外企业竞逐量产,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1

近期,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动作频频,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国外方面,9月30日下午,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重要动态:公司正全力扩大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规模,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产品,并于2026年启动量产。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给出长期目标——预计2030年前,人形机器人的年产量将突破100万台。

 

国内企业同样亮点纷呈,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节奏加快。9月30日,逐际动力对外宣布,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li已实现“全自主操作”:从网球的识别、跟踪、捡球到放置,再到行走、弯腰、深蹲等动作,全程无需依赖动捕数据,也无需人工遥操,仅靠自身主动感知技术就能完成全身协同移动操作。

 

9月26日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也带来新消息:公司的机器人算法今年已完成多次迭代升级,预计下半年将推出一款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进一步贴近人类身形与运动特性。

 

在此之前,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已不乏关键进展:傅利叶带着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C,在2025上海工博会上完成首秀;开普勒机器人发布K2大黄蜂量产启动视频,宣告这款“全球首款商业可售混动架构人形机器人”正式开启商业订单交付;2025云栖大会上,由智元研发、普智(均普智能与智元合资公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远征A2,也首次公开亮相,展现了“研发+制造”协同的落地能力。

 

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空间愈发广阔。中国信通院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中给出明确预测:到2045年后,我国投入实际使用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1亿台,广泛覆盖各行各业,届时整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0万亿元级别。

人形机器人“破圈”提速:国内外企业竞逐量产,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2

 

对于行业进度与投资机会,券商机构也纷纷给出观点。

 

东方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国内外龙头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在明年(2026年)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若站在“未来量产”的视角回望当下,那些具备优秀制造能力与高效管理水平的零部件企业,将更能抓住行业红利,成为核心受益者。

 

中信建投认为,人形机器人是长期确定性较强的投资方向,但行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可能出现泡沫化阶段,相关股票也不会一路上涨,但整体大概率会呈现震荡向上或螺旋式上升的态势,长期向好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华泰证券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过渡”的关键窗口期,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的国产化替代速度正在加快。随着技术成熟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渗透,未来工业级、消费级人形机器人需求将逐步打开。

人形机器人“破圈”提速:国内外企业竞逐量产,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人形机器人“破圈”提速:国内外企业竞逐量产,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