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庆中秋长假休市仅剩2个交易日,“持币还是持股”的抉择再次摆到投资者面前。与散户的犹豫不同,中泰证券、申万宏源、兴业证券等多家头部机构已形成明确共识: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趋势,“持股过节”是更优选择。
尤其值得留意的是,10月将开启三季报交易窗口,兴业证券指出,科技成长主线的景气验证将成为市场“破局”的核心抓手,而AI作为科技板块的核心引擎,在交易拥挤度回落、产业催化密集的背景下,有望成为节后行情的“领涨先锋”。
一、持股过节成机构共识
“持股过节”并非机构主观判断,而是建立在历史数据规律与当前市场基本面之上的理性结论,这为AI板块的节后表现奠定了基础环境。
1、历史日历效应:节后上涨概率与涨幅双高
方正证券对2015年至2024年近十年数据的统计显示,A股国庆假期前后存在显著的“日历效应”,节后上涨成为大概率事件(数据来源:方正证券《国庆假期市场表现复盘》,2025年9月)。从宽基指数看,上证指数在假期后1个交易日、后5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达+0.72%、+1.41%,创业板指数表现更为强劲,节后5个交易日收益率中位数高达+2.61%,远超节前表现。
行业层面,AI相关的计算机、通信板块更是节后行情的“常客”。申万一级行业数据显示,计算机行业在假期后首个交易日表现稳居前列,且节后5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常年位居行业前五,通信行业也多次跻身节后涨幅榜前列。开源证券进一步指出,科技类主线相对容易穿越十一长假,这与AI板块的产业趋势稳定性密切相关(数据来源:开源证券《十一假期配置策略报告》,2025年9月28日)。
2、机构共识逻辑:短期调整难改中长期支撑
尽管9月28日周五市场出现震荡调整,科技股遭遇集体调整,但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节前资金避险情绪导致的短期波动,而非趋势反转。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明确表示,积极的政策基调并未改变,长线资金与外资仍倾向配置A股,散户情绪也较为理性,叠加券商等金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市场中长期支撑强劲,因此建议“持股过节”。
申万宏源的观点更为明确,其指出当前调整并非大级别回调,10月科技产业催化和长期政策布局窗口有望形成共振,“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市场结构性行情将重新升温(数据来源:申万宏源《十月市场策略:调整后迎接红十月》,2025年9月)。这种对节后市场的乐观预期,使得资金更倾向于在节前调整中布局高景气赛道,AI板块或是选项之一。
二、三季报成破局关键,AI板块景气度已现积极信号
兴业证券强调,10月市场进入三季报交易窗口,景气线索或将成为资金聚焦的核心,而AI板块无论是从盈利预期上修幅度,还是交易拥挤度消化情况来看,或已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
1、盈利预期上修:科技成长成主力方向
兴业证券对9月以来行业盈利预期的跟踪显示,盈利预期上修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先进制造等方向,其中AI板块的上修幅度尤为突出(数据来源:兴业证券《三季报景气线索前瞻》,2025年9月)。这一趋势并非空穴来风,从产业端看,9月27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30多家企业联合发布的《智算应用“北京方案”》,已明确将加速智算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直接带动服务器、算力芯片等环节的需求增长。
从企业层面看,部分AI核心企业的业绩预告已显露出景气迹象。浪潮信息作为参与“北京方案”创新联合体的核心企业,其2025年三季度订单金额较二季度环比增长超40%,其中AI服务器订单占比提升至65%,这一数据间接印证了AI硬件环节的高景气度。开源证券预测,AI板块三季度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35%以上,显著高于全部A股平均水平。
2、交易拥挤度回落:性价比优势逐步凸显
前期制约AI板块上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交易拥挤度偏高,而经过9月以来的震荡调整,这一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兴业证券数据显示,以AI、创新药为代表的科技成长主线中,大部分细分方向的交易拥挤度已回落至近一年的30%分位以下,处于合理水平(数据来源:兴业证券《市场拥挤度监测报告》,2025年9月27日)。
交易拥挤度的消化意味着板块回调风险已充分释放,叠加景气度持续向上,AI板块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
三、AI三条主线对接三季报景气
结合机构观点与产业动态,AI板块的机会主要集中在硬件、应用、政策共振三条主线,每条主线都与三季报景气度高度相关,且具备较强的催化逻辑。
1、AI硬件:算力需求爆发,三季报业绩确定性强
AI硬件是AI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的持续增长,算力芯片、AI服务器等细分环节的业绩兑现确定性最强,成为三季报交易的核心标的池。
算力芯片方面,国内厂商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加速突破,部分企业已进入放量阶段。
华金证券预测,2025年三季度国内AI算力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5%,相关核心企业的净利润增速有望突破100%。
AI服务器环节同样表现亮眼。工业富联作为全球AI服务器龙头,其三季度对海外CSP厂商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20%,其中为亚马逊AWS定制的AI服务器占比达35%。兴业证券指出,AI服务器单机价值量是普通服务器的3-5倍,随着出货量快速增长,相关企业三季度毛利率有望提升2-3个百分点,业绩弹性显著。
2、AI应用:场景落地加速,业绩释放进入窗口期
AI应用端在三季度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从智能办公到行业解决方案,场景落地速度显著加快,部分应用类企业已开始释放业绩,或成为三季报的潜在惊喜点。
政务与企业级应用是当前落地最快的领域。拓维信息深度参与开源鸿蒙生态建设,其基于开源鸿蒙6.0开发的AI政务解决方案在三季度新增订单金额超5亿元,同比增长150%。申万宏源分析称,随着《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进程加快,数据要素与AI应用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具备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AI应用企业,三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
消费端应用也逐步打开市场空间。在智能驾驶、AI教育等领域,相关企业的用户规模与付费率在三季度均出现明显提升。财通证券指出,AI应用的商业化进程已进入加速期,三季度将成为部分企业从“投入期”转向“盈利期”的关键节点,业绩增速有望实现环比大幅改善(数据来源:财通证券《AI应用产业跟踪报告》,2025年9月)。
3、政策共振:产业政策密集落地,强化景气持续性
三季度末密集出台的AI相关政策,不仅为板块提供了短期催化,更强化了中长期景气的持续性,这使得AI板块在三季报验证后,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
国家层面,“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为AI产业提供了顶层支撑;地方层面,《智算应用“北京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区域智算产业协同进入实质性阶段。
光大证券认为,政策的密集落地将直接带动AI产业链的投资增长,预计2025年四季度AI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以上,为AI板块的四季度业绩奠定基础(数据来源:光大证券《AI产业政策解读报告》,2025年9月27日)。
政策驱动下,AI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30多家企业联合组建的超节点创新联合体,将实现“国芯、国连、国用”的产业目标,这意味着从芯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或都将受益。开源证券指出,政策与产业趋势的共振,使得AI板块的景气周期有望延续至2026年,三季报只是景气验证的开始。
“持股过节”已成机构共识,而AI板块凭借三季报的景气确定性、交易拥挤度的合理回落以及政策的密集催化,或是市场资金方向之一。从历史规律看,AI相关的计算机、通信板块节后表现历来突出;从当前基本面看,AI硬件的订单爆发、应用的场景落地已为三季报业绩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持股过节”成机构共识,AI三季报高景气线索浮现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