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华为推出HuaweiOceanDiskEX/SP/LC系列AISSD,最高单盘容量达122/245TB,为业内最大。该产品专为AI工作负载优化,融合华为自研核心技术,是国产SSD突破的关键成果。
随着AI应用普及,数据从“纯文本”转向“多模态”,规模指数级增长,推理文本变为“多模态融合长序列”,AI推理体验恶化。华为高管周跃峰指出,“内存墙”“容量墙”成AI训推效率瓶颈,具体表现为:
数据采集:全球互联网语料从350PB(文本)增至154ZB(多模态),训练671B大模型需3.5PB数据,传统存储“存不下”。
模型训练:671B模型微调需13.4TB内存、168卡承载,无法在一体机运行,“训不动”。
模型推理:TTFT平均1000ms(为美国大模型2倍),TPS平均25token/s(仅美国1/10),“推得慢”。
一、全球与国内存储市场格局及趋势
全球市场现状:海外厂商主导SSD市场,2025年Q1全球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为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闪迪。
(一)国内发展情况:
1.过往短板:中国存储容量增长快,但此前以机械硬盘(HDD)为主,先进存储技术滞后。
2.突破进展:华为、曙光、浪潮、长江存储等企业发力,探索国产路径。
3.市场趋势:AI场景下,SSD因省电、高效、低运营成本,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4年服务器存储中SSD占比9%-10%,预计2028年AI服务器SSD需求占比升至20%,未来国内将用大容量QLCSSD替代HDD,推动产业从“容量导向”转向“性能与容量双优”。
(二)国内存力建设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存力规模达1680EB,呈区域梯次布局、单机架密度提升、闪存渗透率提高特征;先进存力应用中,全国外置闪存占比超28%,金融、制造、互联网行业渗透率超45%,存力建设进入升级阶段。
二、中国本土存储上市企业业绩表现(2024年-2025年Q1)
整体业绩分化:10家企业中,2024年8家盈利、2家亏损;2025年Q15家盈利(2家净利润同比负增长)、5家亏损(3家净利润同比降幅超100%)。
持续盈利企业
图片来源于国际电子商情
(一)兆易创新
业务含存储器(2024年营收占比55.6%)、微控制器等。2024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27.69%),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84.21%),受益下游需求回暖、产品矩阵优化;2025年Q1营收19.09亿元(同比+17.32%),净利润2.35亿元(同比+14.57%),因消费需求提振、AIPC带动。
(二)澜起科技
主营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2024年互连类芯片营收占比92%(毛利率62.66%)。2024年营收36.39亿元(同比+59.20%),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213.10%),得益于服务器行业回暖、DDR5渗透率提升;2025年Q1营收12.22亿元(同比+65.78%),净利润5.25亿元(同比+135.14%),互连类芯片毛利率升至64.50%。
(三)江波龙
从存储模组厂向综合半导体存储品牌转型。2024年营收174.64亿元(同比+72.48%),净利润4.99亿元(同比+160.24%);2025年Q1营收42.56亿元(同比-4.41%),净亏损1.52亿元(同比-139.52%),因消费电子复苏慢、客户去库存致存储价格受挫。
(四)德明利
主营闪存主控芯片设计、存储模组销售。2024年营收47.73亿元(同比+168.74%),净利润3.51亿元(同比+1302.30%,毛利率17.75%);2025年Q1营收12.52亿元(同比+54.41%),净亏损0.69亿元(同比-135.34%),因产品拓展致营业成本增至11.79亿元。
(五)佰维存储
从事半导体存储器研发、封测。2024年营收66.95亿元(同比+86.46%),净利润1.61亿元(同比+125.82%);2025年Q1营收15.43亿元(同比-10.62%),净亏损1.97亿元(同比-217.87%),因存储价格下滑、研发投入增加。
(六)普冉股份
主营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2024年营收18.04亿元(同比+60.03%),净利润2.92亿元(同比+705.74%);2025年Q1营收4.06亿元(同比+0.34%),净利润0.18亿元(同比-63.01%),受研发投入增加、税收优惠取消等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又是华为,突破的关键成果。10家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