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认证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书编号:ZX0118) | 客服电话:400-636-8688 | 投诉电话:0755-33189899

模型也能“量产”!AI这样“渗透”万亿行业

随着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工业化生产模式正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近日,浪潮集团投产的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工厂”,显示着中国AI产业进入“模型定制化量产”新阶段,支撑“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其“全栈式智造”能力有望重塑行业生态,加速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推动AI应用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级协同。

 

模型也能“量产”!AI这样“渗透”万亿行业 1

一、AI工厂:从算力供给到“模型智造”的革命

 

浪潮人工智能工厂的核心突破在于将传统算力服务升级为工业化生产体系。该工厂通过61道精细工序、113套专业工具,实现从数据标注到模型训练的全流程标准化,年产能超1000个定制模型,交付周期从90人天压缩至20人天(“人天”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一个人或一组人在一个工作日通常为8小时内所投入的工作量),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

 

与传统算力中心不同,浪潮工厂聚焦“小型化、专业化、分散化”需求,深度融合数据、设备与行业知识,形成“九大车间”体系,覆盖智能排产、安全生产等工业场景。例如,其“海若·上善”双模型系统已应用于水利部防洪决策,优化算力调度效率。

 

二、行业赋能:从制造到金融的AI渗透

 

浪潮的竞争力在于“基础设施+垂直应用”双轮驱动:

 

1.算力基建:全国布局122个云中心、557个分布式节点,构建中国最大智能云网络,降低中小企业AI使用门槛。

 

2.行业模型库:基于“海若大模型”引擎,开发覆盖制造、政务等领域的专用模型,如金融风控智能体帮助银行降低违约率,工业质检模型提升效率27%。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发布40项央企AI高价值场景,推动AI与能源、军工等深度融合;百望股份与零一万物合作打造金融风控大模型,进一步验证行业落地的爆发潜力。

模型也能“量产”!AI这样“渗透”万亿行业 2

三、市场前景:政策与需求双驱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次浪潮人工智能工厂的投产,为全国乃至全球的AI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技术平权和模型普惠,加速了“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广泛拓展,浪潮集团的这一创新举措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标杆,引领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1.或可关注AI基础设施厂商:算力、模型工厂等核心环节优先受益;

 

2.布局垂直场景龙头:金融、制造、政务等领域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3.跟踪国产替代进展:芯片、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突破企业。

 

综上,从“实验室创新”到“工厂化量产”,AI产业正经历生产力变革。浪潮的实践表明,工业化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分水岭,而政策支持与生态协同将加速“AI+”向千亿级市场渗透。在投资决策时,需深入研究企业的技术实力、应用场景、商业模式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模型也能“量产”!AI这样“渗透”万亿行业 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在线 » 模型也能“量产”!AI这样“渗透”万亿行业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