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的政策为算力产业划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东数西算”工程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跨区域协同的算力网络。这一战略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算力资源紧张的局面,更通过西部绿电优势降低了数据中心能耗成本,形成“算力 + 电力”的协同发展模式。例如,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依托可再生能源基地,实现了算力供给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
地方政策则进一步细化落地。河北省提出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并在环京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雄安新区率先实现配电网光纤全覆盖,构建起毫秒级时延的城市算力网。这些政策组合拳形成了“中央统筹、地方落实”的立体化布局,为算力板块提供了长期增长动能。
这些政策组合拳形成了 “中央统筹、地方落实” 的立体化布局,为算力板块提供了长期增长动能。
算力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底层技术的持续革新。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GPU性能较前代提升68倍,推动推理成本下降87%,其CPO交换机更将网络传输效率推向新高度。国产替代进程同样加速,华为昇腾910B芯片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寒武纪思元470能效比提升50%,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网络技术的进步进一步释放算力潜力。全光网络、SRv6等技术的部署,使国家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降至20毫秒以内,东西部数据传输成本显著降低。这种“算力高速公路”的建成,让西部算力资源能够高效服务东部需求,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协同格局。
生成式AI的爆发成为算力需求激增的直接导火索。大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呈指数级增长,单颗AI服务器芯片成本突破3万美元,而推理环节的算力需求更因应用场景的扩展持续攀升。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催生了实时质检、影像分析、个性化教学等新需求,推动算力从云端向边缘渗透。例如,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芯片为自动驾驶提供2250TOPS算力,支撑其智能驾驶功能的迭代升级。
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加速了算力普及。算力服务平台通过弹性带宽、按需付费等模式,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绿证交易机制则推动高耗能行业转向绿电,进一步刺激算力需求。这种从“硬件销售”到“服务运营”的转变,正在重塑算力市场的竞争逻辑。
中信证券指出,算力芯片、AI服务器等核心环节未来两年业绩弹性超4倍,光模块等细分领域亦有翻倍空间。
华泰证券则强调,英伟达市值突破3.9万亿美元的背后,是全球AI训推需求的共振,建议关注光模块、液冷等配套产业链。
算力板块可聚焦方向包括,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的运营商及数据中心企业,将优先享受政策红利;关注AI芯片、光模块等技术密集型赛道,国产替代进程中的龙头企业有望实现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算力需求爆发,将带动边缘计算、车规级芯片等细分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重大利好!算力:政策、技术与需求共振下的产业跃迁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