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安科技5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上海瑞为与合肥国有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国投”)5月19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上海瑞为拟以17.7元/股,向合肥国投转让所持公司145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27%。
此次转让后,上海瑞为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合肥国投将持有公司股份1679.34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7.22%。此次协议转让旨在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增强资本纽带,与公司协同优势资源,推动大安全大应急产业发展。
合肥国资近年来以“投行思维”闻名,通过“资本招商+产业链整合”模式成功孵化京东方、蔚来等大名鼎鼎的项目,此次交易是其继参与长鑫存储增资后,在硬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凸显地方国资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或开启地方国资并购重组浪潮!
顶层设计加速地方国资改革
2025年国企改革深化行动进入收官阶段,政策面持续释放并购重组利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通过简化审核程序、放宽战略新兴产业盈利要求等措施,为地方国资提供制度保障。
地方层面,多地政府将“重组整合”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地方国资加速并购重组的内在动力包括以下三方面:
产业竞争压力:传统产业(如房地产、基础化工)面临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并购获取新技术、新市场成为破局关键。例如,山东省能源集团整合地勘与装备制造板块,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市值管理考核: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体系,地方国资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剥离低效业务提升估值。
新兴赛道布局: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等领域成为地方争夺焦点。甘肃省通过甘肃能源并购电投常乐发电,向新能源调峰电源业务扩展;四川省组建数据集团,抢占数字经济高地。
哪些区域与行业可能接力?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动态,以下领域或成下一阶段地方国资“跟风”重点:
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
上海、江苏等地已推动科技型企业跨境并购,未来可能通过国资平台整合半导体、生物医药资源;
广东依托“制造业当家”优势,或加速高端装备、人工智能领域并购,如珠海国资参与新能源产业链整合。
中西部资源型省份:
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大省可能效仿国家电投模式,通过重组优化煤电与新能源资产配置。
四川、重庆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或推动交通、物流央地协同重组,提升区域产业链韧性。
国资并购进入“3.0时代”
2024年证监会“并购六条”政策出台后,国资并购重组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三个集中”原则(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成为核心指引。合肥国投此时加码辰安科技,正是对政策的精准响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合肥国投再出手,并购重组大消息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