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算力竞争白热化、技术封锁倒逼自主创新的背景下,算力产业利好催化不断,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具体来看:
一、政策加码算力基建,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中国银行近日联合十省市同步发布“券贷联动”服务方案暨中银科创算力贷,通过“政府算力券+银行算力贷”创新模式,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该方案覆盖算力供应、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全链条,未来五年计划提供超500亿元综合金融支持,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利息减免超1000万元,覆盖250家以上客户),并通过灵活贷款期限(最长5年)、利率优惠(最高减免20基点)和高效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利好方向:
1、算力基础设施:重点支持云服务商、智算中心运营商等基础层企业,加速算力网络建设。
2、核心技术攻关:覆盖芯片设计、大模型开发等创新层企业,推动国产化突破。
3、应用场景拓展: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促进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二、英伟达对华芯片出口受限,国产替代加速突围
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宣布停止在华推出Hopper架构芯片,并计划推出H20降级版以维持市场份额。H20芯片性能仅为H100的20%,且禁用张量核心,市场竞争力大幅削弱,预计将导致英伟达在华数据中心收入下降8%-9%,损失约55亿美元。
国产替代机遇:
1、市场份额争夺: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厂商有望承接英伟达退出的市场空间,验证产品性能与生态兼容性。
2、技术突破催化:国内算力厂商已在芯片设计、集群扩展等领域取得进展,如摩尔线程的可重构芯片、云从科技的全栈技术国产化方案。
3、政策倒逼升级:外部封锁加速国产芯片供应链自主化,叠加“算力券”等政策支持,国产算力生态逐步完善。
三、太空算力战略价值凸显,长期布局新赛道
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太空算力正成为国家竞争新焦点,其应用可支持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等地面场景,并推动太空探索范式变革。我国若率先构建天基算力网,有望主导未来产业标准制定权。尽管面临太空辐射、通信延迟等技术挑战,但国内卫星互联网(如星链计划)和低轨星座布局已加速推进,相关硬件(抗辐射芯片、高带宽通信模块)及算力服务商或迎来增量需求。
四、券商观点:聚焦国产化与生态协同
1、万联证券:英伟达份额流失将加速国产替代,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厂商受益于AI芯片需求激增。
2、华龙证券:外部封锁倒逼核心技术攻关,算力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如GPU、存储)国产化率提升可期。
3、摩根士丹利:短期关注算力基建投资(智算中心、云服务),长期看好AI与垂直行业融合场景(自动驾驶、医疗AI)。
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共振下,算力板块迎来“需求扩张+技术突破”的双重红利。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德讯证券顾问 » 三重利好催化,明天这个板块将爆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